.

永泰经验提增福州古厝保护成色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qwzj/

永泰县同安镇的爱荆庄,是多位鲍姓宗亲的祖屋,也是永泰庄寨的代表性建筑,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你可能不知道,爱荆庄13年前一度“病入膏肓”。鲍道文等人带领族人齐心协力修复,在政府的支持下让这座建筑瑰宝重焕光彩。近日,鲍道文被福建省文物局评为“最美文物守护人”。

据悉,在永泰县政府主导和鲍道文等人的建议下,永泰全县共有38个庄寨相继成立庄寨保护与发展理事会,创造了福州古厝保护的“永泰经验”。

爱荆庄是永泰庄寨的代表性建筑。

爱荆庄内景。

宗亲齐心庄寨重生

鲍道文现在是爱荆庄保护与发展理事会执行会长,他回忆说:“我从小就在爱荆庄长大。爱荆庄是典型的闽中庄寨建筑,共有间房。听祖辈们说,这里最多时曾同时住着多名族人。随着族人的不断外迁,到9年的时候,庄寨里只剩下两三户人家,院里长满杂草,许多屋顶坍塌、漏水。”

看到曾经的家园日渐荒芜,鲍道文很是失落。父亲的一句话,让他坚定了修复祖屋的决心:“一定要重修爱荆庄呀!不能让庄寨文化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弄没了!”

于是,鲍道文和几名族人四处奔走呼吁,带领爱荆庄的党员乡亲及族人成立爱荆庄保护与发展理事会,希望凝聚宗亲力量修复祖屋。

在理事会的牵头下,族人们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先行修复了祖屋的厅堂,让爱荆庄成为族人办酒过节祭祀的重要场所。

“万事开头难。当时爱荆庄内堆了大量柴草,我们做了大量沟通工作,花了两三个月才把柴草清理干净。”鲍道文说,当时爱荆庄内还有两座水泥房和一处与庄寨风格不统一的厨房,住户们一直不愿拆除。鲍道文和族里有威望的乡亲多次上门劝说,终于让住户同意拆除这些房子。

经过十几年的修缮,爱荆庄重生了,越来越多的族人加入到了保护庄寨的行动中来。

政府支持爱荆庄“出圈”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年爱荆庄成为文物登记点,年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庄寨的整体复原和保护,离不开省市县及各级乡镇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从年起,每年爱荆庄的修复都得到了各级财政的支持。在市县领导的支持下,永泰县村保办累计划拨多万元专项用于爱荆庄的修复和组织专家评审申报等。

政府的“及时雨”让爱荆庄的主体建筑得到了全面修复,“政府+理事会”的保护模式获得专家高度评价。年11月,爱荆庄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是当年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永泰县政协副主席、县村保办主任张培奋告诉记者,内为庄、外为寨,文为庄、武为寨,父建庄、子建寨,自己叫庄、别人叫寨,是永泰庄寨的本质特点。在这用心构建的传世居所中,“家文化”落地生根。“荆”是“妻子”的意思,爱荆庄男主人鲍美祚将对妻子李氏的感激与尊重,大大方方写在了庄寨正门之上,以“爱荆”之名倡导尊重女性,爱荆庄成为中国古代村落“女绅文化”的载体之一。

作为福州古厝的重要组成部分,永泰庄寨的保护与发展,得到省、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年,永泰县成立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即“县村保办”),快速梳理了全县的文保对象,发现现存较好的庄寨座并加以保护,其中占地面积平方米以上且有年以上历史的庄寨98座。

为古厝保护提供“永泰经验”

目前永泰有5座庄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座庄寨被列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像鲍道文这样依靠族人的力量修复庄寨,是打通永泰庄寨保护‘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永泰县文体旅局工作人员李钰说,近年来,永泰村民在保护祖屋、修复庄寨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村民希望在修复祖屋的同时还原以前的建筑风貌、样式、形制等等。“将乡下的祖宅建成原来的样貌,渐渐成了一种趋势和风尚。这大概就是近几年‘永泰经验’逐渐被认可,大家对家的样子和念想有了清晰目标的结果。”李钰说。

设立庄寨保护与发展理事会是永泰庄寨保护的一大特色。目前永泰各庄寨的保护与发展理事会均在永泰县民政局正式登记,由永泰县村保办担任业务主管。理事会的成员多为各庄寨的家族成员,负责庄寨日常管理与修缮、向政府申请修缮资金、组织举办各类活动等等。

永泰庄寨保护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推动了农家乐、研学基地、乡村创客空间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为福州古厝保护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永泰经验”。

鲍道文介绍爱荆庄内的陈设。

(全文共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