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僧隐名31年,身份一经曝光,两省领导人争相请他还俗
「有百折不挠,临大节不可夺。」新中国成立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前行的道路充满荆棘和泥泞,很多时候,每向前迈一步,都需要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空留马行。”就目前敌人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威胁,甚至无数人已经倒在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土地上时,一部分人仍然固执地进行内斗,对外采取软弱的不抵抗政策,对内却是血腥残酷的围剿。
原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杨道明,在敌人围剿的危局中,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不得不进入寺庙出家。不过,杨道明没有想到,这个躲藏,却是一生。
心中的光
一九三一年六月底,苏区中央局随红四方面军后部迁往兴国。江西兴国县是中国革命以来,创造了许多“第一”和“第一”,这里是苏区模范县,是中央苏区红军扩编后,扩大红军规模最大的县之一。
杨道明,生于兴国县,从小就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兴国县23万人口中,有九万三千多人参加了革命。如此高的比例,让当地的革命气氛很好。出生于年的杨道明19岁时就加入了革命行列。
当杨道明二十岁时,兴国县有了中央根据地,而与此同时,革命斗争形势变得极为恶劣。大批革命人士受到国方大规模“围剿”。
杨道明的父亲被迫跳池自尽,母亲在被国方军队强行抓走后,死了哥哥,大哥被杀,二哥只好逼着自己去寺庙当僧人,杨道明的妻子则被国方强行抓到。
原来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在短短的时间里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在巨大的痛苦之下,杨道明的革命斗争意志愈加坚定。“国仇”激发了杨道明的斗志,其后来先后加入共青团、党团。杨道明经常整夜不眠不休。
周遭的人们看着杨道明的工作精神,也记在心上,他的地位一跃而升,等到年,年仅24岁的杨道明,就成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内务部长”,连主席都非常认可杨道明的工作能力,直到年,他才24岁。
同一年八月,杨道明被组织安排到闽赣省,担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深深感受到这一职位的重要性,出于谨慎,杨道明在接任前特意向该机构表达了意见。面临杨道明的忧虑,主席豪爽的表示,放心大胆的工作。
杨道明受到主席的鼓舞,十分自信地前往闽赣省机关所在地福建宁化县。国方从年9月至年10月间调集了大约一百万名兵力和二百架飞机,对共方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当时是一种错误的斗争方式,以致于经过一年的苦战,共方不但没有取得反“围剿”的胜利,而且损失极其惨重。
艰苦转让
「一九三四年十月,急忙下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撤出根据地。在反“围剿”失败的严峻形势下,面对苏区不断缩小,将士死伤惨重的局面,共方终于选择长征。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国军的50师,兵力近万,开始对杨道明所在闽赣苏区进行“围剿”。那时主力部队已经出逃,杨道明身边只剩下几百人。
使闽赣省机关所在地宁化被迫放弃。杨道明和他身边的小兵们一起,日夜出征,一路打退。
由于脱离了苏区群众基础比较好的根据地,敌人的动向不能及时掌握,在敌人的伏击战中,杨道明身边的部队伤亡较大。就在杨道明带着部队前往江西瑞金时,遇到了组织中新任命的省委书记,同样生于兴国的钟循仁。
钟循仁原本是“带着一个营的兵力”而来的,但由于在途中也同样遭到攻击,所以与营中的两个连失去了联系。在简短的陈述后,这两个人又走到了一起,又继续了一场战斗。到一九三五年四月为止,军队还剩多人。
那时部队已到达福建德化县、永泰县、仙游县、戴云山腹地、紫山。不过,即便已逃往此地,国方仍未停止打击,数县国方保安团将紫山包围。
当国家军队人数本就多于共方人数时,共方省军区司令宋清泉和政治部主任彭祜等人也叛变了。
害怕晚则生变,杨道明随即开始组织剩余人员进行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双方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大家都被打散了。”这次突围战争后,杨道明、钟循仁和几个人一起商讨下一方案。
那时,有几个同志提出要回赣东北,而杨道明和钟循仁由于参加革命较早,才干比较突出,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一旦回去就会有“被抓的危险”。
钟循仁、杨道明因为攻击目标太大,无法返回原籍,鉴于杨道明和钟循仁的特殊情况,经过几个人的商议,最终决定分道扬镳。
杨道明化名为谢长生,钟循仁化名为黄家法,二人一路小心谨慎地往永泰县的西面走去,等到永泰县西安村后,发现了一个名为九座寺的寺庙。
为应付这次严酷的境况,杨道明和钟循仁去庙宇表示希望能躲过一阵子。寺院中的僧人出于谨慎的考虑,将二人引入了隐秘的暗亭寺。到了暗亭寺后,在两人的恳求下,住持品相法师同意收留两人。
二个月后,他们俩剃度出家。杨道明在暗亭寺躲藏时,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分,杨道明说了几句话,却使品香法师产生怀疑。以为「品香法师忠厚」的杨道明,在仔细考虑之下,选择将自己的情况据实已告。
不久,品香法师因病去世,另一位师兄成了住持,这期间,杨道明一直希望能重返组织,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一九三九年,妙玄住持去世,杨道明住了下来。一九四三年,饶云山等两人来到暗亭寺,但不巧,杨道明当时卧病在床。
失良机后,一直等到年新中国成立,杨道明和钟循仁也找不到机会与之接触。新中国成立后,两人想到组织严酷时没有出现,反而斗争胜利了才出现,感到惭愧,于是就这样“隐姓埋名”生活下来
一九六六年,由于被查证,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杨道明只好与家乡联系,原以为杨道明去世的家人十分激动。
除家属外,福建、江西两省领导也很激动,纷纷表示希望杨道明能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但杨道明一一拒绝。
总结:
闽赣省苏维埃政府的主席杨道明已被杀。」在杨道明隐瞒身份后,杨道明的死讯被官方媒体报道,与此同时,一叛徒还称他是自己杀死的杨道明。由于沟通不畅,中央及杨道明家人都认为杨道明已过世,对此深感悲痛。
经三十一年隐姓埋名后,已是福建高僧杨道明,为证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审查,将信件寄回家。在暴露了杨道明的真实身份后,福建、江西两省领导人纷纷要求他还俗做官,杨道明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