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一处叫鹤形路的景点吸引到嵩口古镇去的。
这条鹤形路是闻名遐迩、独一无二的一条集镇道路。
鹤形路这场景,有人配一个词叫“寸土必争”,但绝对是“望图生义”。
其实鹤形路是一条典型的风水路,蜿蜒的鹤形路,如同一只振翅欲飞的仙鹤,取义于八卦五行中仙鹤之长寿吉祥之意,仙鹤的嘴部修建了一座书斋,寓意莘莘学子的读书声,好似仙鹤所发出的鸣叫。
鹤形路鸟瞰嵩口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张元干的故乡,他一生写了许多词,可游览嵩口后,我首先联想的却是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两句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张元干故居内旭日初升,光照古镇。漫步曲折如迷宫的小路,看着上为土下为石的曲墙,怀着礼赞佛宇之情,去朝拜后天宫。
天后宫走到幽深的后院,远望唱经礼佛的后天宫在实际望不见的花丛树林深处,近看这入口的鹤嘴,弯弯曲曲的鹤脖,那筑墙的鹅卵石,猛然醒悟,卵石不就象征仙鹤吃的米,以保嵩口人的家业兴旺。
嵩口古镇旅游图嵩口,古称嵩阳,坐落在福建省永泰县的西南,往东是闽清,往北是尤溪,往西有德化,往南有仙游,更有大樟溪浩浩荡荡、贯穿全境,整个嵩口不也是一曲径通幽处?
嵩口古镇街景张元干的家乡在嵩口镇月洲村。词人曾这样描述:“十里竹林到月洲,一溪桃花伴芙蓉。”
大樟溪支流桃花溪在村中绕了个大弯,流成“月”字,又分隔出一个沙洲,月洲因此得名。
嵩口镇月洲村航拍这月洲何尝又不是曲径通幽处?就是现在桃花溪堤坝的跳墩桥,也是美丽的曲线。
桃花溪堤坝的跳墩桥举目望见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
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难怪会使词人惊叹,陶醉,忘情欣赏。
嵩口镇月洲村好的景观,无外乎亭台楼阁、假山水池、奇花异草,曲径通幽却是另一类诗情画意。
长满爬山虎的木屋在“曲径通幽处”,游览的诀窍在于一个“漫”字,可以漫步徘徊,漫无目的,甚至漫不经心。
嵩口镇街头加工的长线面长线面变成了曲面嵩口道路纵横交错,但不必打开百度地图,实在需要导航,采用最传统的开口问,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月洲村地图漫步嵩口古镇,仿佛穿越了时空,在狭窄而干净的道路两旁,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民居,墙上攀爬着绿油油的藤蔓,给古镇增添了几分生机。不时会有几只小猫在脚边蹭来蹭去,悠闲自在。小巷深处,隐约传来儿童的欢笑声和老人悠扬的笛声,让人感到一种淳朴而真挚的情感。
今日嵩口镇街头漫步嵩口古镇,在古渡口感受昔日的辉煌,这里处于河流交汇处,形成了大漳溪上下游的渡口码头,这四市五县交界地因水而兴,因商而盛,水运发达,百货随船入市。一切已远去,凉风习习,可听当地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也可听溪水潺潺,闻虫鸣耳语,看湛蓝的天空,同样使人神清气爽。
嵩口镇的大榕树漫步嵩口古镇,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感受着那份恬静与淡泊。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份独特的景致,或是一池清泉,或是一座小桥,或是一丛修竹。这就是古人所追求的那份“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老的河边走廊处在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地方,沉浸于这份宁静与美好中。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曲径通幽”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体现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在这条小巷中,每一块石头、每一株树木、每一扇古老的门都散发着深深的历史与文化的气息。
古老的小巷当初,张元干处在祖孙三代十八条官带的辉煌中,却因坚定跟随李纲抗金,因此得罪秦桧,因此身陷囹圄,后漂泊流落,客死他乡。人生似乎少了一点曲,多了一份直,但少了政治博弈的壮怀成,但却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词人、书画家。
张元干词作石刻有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的气节,也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迂回策略,有韬光养晦时间曲绒,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仿制的皇帝赐给张元干的匾额说也怪,在这个曲径通幽的嵩口,却有两条与此毫不搭边之处,一处叫直街,是一条鹅卵石路,是目前嵩口古镇最热闹的地方,街不长,尽头便是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德星楼。这座临河架空三层阁楼式建筑,是为纪念林显兄弟抗元壮举而建。
直街另一处是横街,紧邻直街,这里昔有关帝庙,也有明清时有商铺多间,过去布满了传统的理发店、手工艺、银行、商行等。可惜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嵩口镇木楼长廊#我的旅行日记#曲与直是辩证统一的,古与今却连为一体,古迹本身并不罕见,但识得古迹更为重要,尤其还要加以保护,最终让它们重见大众,让与历史对话成为可能,精神和文化追求是禅房花木深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