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同安镇坚持以群众自治为基础,打造社会治理现代智治模式,不断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构建群众自治平台
——治理的事情“自己办”“大家办”
积极探索“支部+网格员+党员、村民代表”的网格治理体系。将全镇划分成66个网格,累计发动镇、村余名党员、干部、民警、志愿者加入网格工作队伍,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履职践诺、党员责任区认领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网格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双网融合”新格局。
创新推行群众“吹哨”,网格“报到”的机制。鼓励村民“随手拍问题”发至本村网格群,及时发现并处理村内矛盾纠纷、突发事件以及各类安全隐患,并由各村网格员现场“报到”,实时的对问题协调解决,公示在本村网格群,拓宽群众反馈问题渠道,缩短反映问题时间,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
构建基层智治平台
——治理的事情“集中办”“高效办”
着力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同安镇自筹十五万元打造“综治中心+E体+综合指挥室”,按照“1+3+N”模式,聚合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值班备勤、应急处置、信息报告、视频巡逻等各项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辖区内平安建设、法治宣传和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同时将辖区基础信息、智能防控、事件上报及处置流程融合至综治大屏,通过全方位收集信息、多角度分析研判,整合力量共同打击各类违法行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立体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动员村民主动购买家用探头,在外乡亲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满足村民看家护院、照顾老幼的需求;在全镇人口密集区域、重要路段、河道水库等重要区域安装公共探头,统一接入E体+综合指挥室管理,展开全覆盖、全时段、无死角的“数字”巡防,为交通安全、疫情防控、社会治安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全力挤压违法犯罪生存空间。
(颜金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