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式农村嵩口,千年破镇的复兴之路澎

出发的早晨正下着冷冷的冬雨,班车从福州开出不久,便进入了多山的闽中,穿过一条又一条忽明忽灭的隧道。到永泰的时候,雨已经停了,云雾缭绕在黛青色的山腰间,给这毫不起眼的县城增添了几分仙气。

要去嵩口,还得再换一次车。剩余的50公里,一面是险峻的岩壁,一面是徐缓的流水。这条名为大樟溪的水流虽名为溪,却是闽江下游的最大支流,旷阔似河。嵩口古镇,就依大樟溪而建。这座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曾因迎来送往的渡口和商队而繁华,也曾和许多隐匿在深山里的乡村一样,在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失去了活力,出外求学打工的年轻人不愿归来,老人和孩子守着古老的祖屋,将重复的生活过了夜夜年年。

嵩口中山路口的宣传标志。本文图均为Jing图

邓海这样向我描述他四年前第一次到嵩口的印象:“晚上到的,街道又脏又乱,灯光要散不散的样子,整个镇子非常萧条。当地人都自嘲说我们不是千年古镇,而是千年破镇。”

邓海来自台湾,是“打开联合”驻大陆执行长。年,他和妻女以及同事应邀来到了嵩口,协同当地政府一起展开了一场古镇的振兴之旅。

镇长鲍瑞坊学旅游出身,在他看来,嵩口的复兴,不只是修修老房子、造些网红店就够了,一个古镇最宝贵的财富,始终离不开生活在其中的原住民。他也去过北方的一些旅游古镇参观,有些镇子已经完全景区化,把居民迁出到一块集中地带,引导他们开农家乐饭店,接待团体游客。但是在和村民的聊天中,鲍瑞坊发现他们其实并不快乐,“虽然每天接待好多游客,挣钱挺多的,但是村民们说自己丧失了原本的生活,变成了商人,没有被认同被欣赏的感觉。”

鲍瑞坊不希望嵩口也变成一个景点。他理想中的古镇,是能在外来新文化和本地文化中找到中和点。不必保持99度的持续热度,只想打造一个自然而缓慢的37度古镇,就像人体体温一样,暖而不烫。

横街和直街是嵩口最醒目的两条街道。

这和“打开联合”的诉求不谋而合。尽管“打开联合”的全员都由建筑师构成,但邓海却更愿意称他们为一个文化创意公司。除了老宅改造外,他们也负责景观设计、社区改建、旅游规划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