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泰县五强化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

近年来,永泰县着力强组织、摸底数、共谋划、齐合作、补资金,推进工厂化淡水养殖场尾水的整治工作,促进渔业绿色高质发展,切实提升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目前我县共37家工厂化淡水养殖场,其中,已清退16家,升级改造21家,养殖尾水处理设备均已进场。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成立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具体工作,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抽调畜牧水产中心、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以及乡镇畜牧兽医站等31个人,成立6个农业农村局指导服务组,负责37家养殖企业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指导服务。二是强化摸排管控。在开展水产养殖尾数治理过程中,由县政府生态办牵头组织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河长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局对全县37家淡水养殖场进行全面排查,根据职责研判分析,确定养殖场整治措施。掌握每个淡水养殖场的土地性质、养殖规模、河道占用、审批手续等详细信息,确保尾水治理工作无死角,全覆盖。三是强化精准施策。制定印发《永泰县小流域畜禽水产养殖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确定治理提升21家养殖场,拆除16家养殖场,明确了时间节点、补偿标准、奖惩措施等内容;编制《养殖场养殖密度认定方案》《养殖场拆除协议书》,实行四方见证,确保拆除场信息准确,拟将各项补偿依据及数据合同化,做到“四心”,即让企业放心、业主舒心、乡镇安心、服务贴心;制定《永泰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畜禽水产养殖违法排污的公告》《永泰县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将排污口审批前置,严禁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非法直排永泰境内水流域,切实保护全县水域水质。四是强化联审联批。利用“多规合一”平台,实行设施农用地多部门会审制度;生态环境中心牵头组织多部门开展环保设施安装实地联审制度,对开展养殖尾水治理的企业进行不定期审查,确保企业设施建设按时序推进。五是强化资金支持。积极向各级部门申请养殖尾水处理补助资金,用于设备补助、淡水养殖场建筑物拆除补偿、养殖水产品处置损失补偿等,保障养殖尾水治有序进行;各项资金按梯度下拨,对已完成拆除或改造的养殖场验收合格后尽快下拨资金,让后续其他企业更有动力。供稿:永泰县农业农村局编辑:陈哲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