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县位于福建东部,隶属于福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年,28岁的美国公理会传教士伊芳廷(原名爱德华·汉林顿·史密斯)来到福州永泰工作,并且一呆就是50年,直到年方才离开。在此期间,他拍摄了不少有关永泰的照片,生动反映了当地各时期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
大樟溪大樟溪是闽江下游最大的支流,全长多公里,是德化、永泰、闽侯三县通往闽江与周边地区和出海的主要水运通道。图为年永泰境内大樟溪畔的景象,一艘客船即将离岸,船上站着穿着中式服饰的美国女子和当地的百姓。
宝塔远望薄雾笼罩着群山,在稍近处的溪山山顶,赫然立着一座精致的宝塔,特别引人注目。这座宝塔叫联奎塔,建于年,是为纪念永康人在南宋乾道年间蝉联三状元而建。年,伊芳廷站在一栋建筑的屋顶上拍摄了这张照片,前景可以看见近处的屋顶。
郊游站在最左边的男子就是伊芳廷,当时他在永泰经营着一家孤儿院。右边戴着华丽帽子的是他的妻子格雷斯,她和另外三名洋女子都是幼儿园的老师。在他们中间,还有三名气宇轩昂的中国人,他们是伊芳廷的同事。在照片的背景中,联奎塔再次出现。
传教士合影年2月,爱德华夫妇和当地的中国传教士合影,地点是在永泰山脚的一座石头垒砌的墙边。
传教站永泰传教站的院落,当时美国董事会代表团正下榻在这里。图片中有三名美国妇女和几名中国人站在院落天井里的栏杆旁边,他们的身份不尽相同,有教师、传教士,也有传教站里的杂役。
聚会这里是被称为戈达德之家的地方,年,当地的妇女和两位洋人女子在开完会后的合影。在坐着的中国妇人当中,有的裹着小脚,有的是天足。
男子合影年拍摄的照片,一群穿着传统的中国服装、留着辫子的永泰男子很紧凑地坐在一起。有几个男子拿着折扇,中间男子带着一副眼镜,身份不一般。在人们的后面和左右的墙上,都挂着条幅,应该是在某个大厅里合影。
伊芳廷一家伊芳廷牧师抱着16个月大的女儿海伦史密斯。她的妻子戴着眼镜站在右二的位置,左右两边的年轻女士都是女子寄宿学校的老师。这张照片拍摄于年5月。
男子寄宿学校学生年10月27日,伊芳廷用相机记录下了一组永泰男校各年级学生的照片。这张图中的孩子是三年级学生,他们手拿着折扇,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的样子。
这些孩子被要求坐在室外的同一个台阶上合影,台阶上摆放着各种花盆。这个二年级班级一共有九名学生,后排右边的小男孩在照相时不忘捏着一片小枝叶,样子非常可爱。
新生班级由四个小男孩组成,他们分别叫马、钟、吴恒洪和刘约翰。刚刚进入学校,还是一脸懵懵懂懂的样子,他们都穿着整洁得体的服装。
高年级学生四年级的班级,是寄宿男校最高的一个年级了。伊芳廷在原图片的学生身上都标注了各自的名字,并反复强调他们衣着得体,打扮整洁,说明这些学生的穿着和其他孩子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传教士大院从高处俯瞰永泰的传教士大院,前景是一座被烧毁的住宅,只剩下一些立柱,立柱后面是男子寄宿学校和教堂。远景是大樟溪,向左走便是永泰女子寄宿学校所在的位置。
大院门前几个当地百姓站在永泰美国传教区的大门前。他们牵着水牛。有一条小道蜿蜒通向传教士大院的门口,院内是教堂主体建筑。
女子寄宿学校历史上,女子一直被排斥在学校之外,清末时期,随着西方思想的涌入,女子也开始进入学堂学习。图为年永泰新建的女子寄宿学校,坐落在大樟溪旁的小山坡上。学校被白墙所围绕,站在教学楼上,可以俯瞰大樟溪上的景象。河边的村落河岸边的一座村庄,远山如黛,大樟溪从村庄和对面的群山之间奔流而过,景色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