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镇坵演村位于我县西北部,距离县城35公里,全村面积28平方公里,属于革命老区基点村。近年来,坵演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投入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和接待能力,实现了从“贫困乡村”到“富美乡村”的美丽蝶变。
走进坵演村,从高空俯瞰,在好农场项目田野上,土地变作了“画纸”,紫叶稻、黄叶稻和绿叶稻,三种漂亮的稻禾变作缤纷的画笔,将水稻种植化为艺术创作,一幅党建主题“稻田彩绘”为村庄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这片稻田是今年3月初,坵演村接到的一个“大单”——永泰·城投乡村好农场项目。该项目在坵演村流转土地45亩,用于发展农旅休闲、有机种植项目,通过对接、引进产品销售平台,重点培育绿色生态有机农业以及全生态种养结合产业,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开发新产品、新品种,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带动就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优越的自然环境是项目落地坵演村的重要原因,但曾经的坵演村却不像现在这样生机盎然。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坵演村村委会主任鄢仁河,见证了坵演村这些年的变化。他告诉记者,早年间坵演村村民靠山吃山,发展菌菇产业,造成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永嵩公路还是沙土路,又弯又窄,严重制约村庄发展。
想致富,先修路,年,为了改变村里的状况,村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并通过乡亲集资、社会乐捐等方式筹措资金,建成了米长的坵演大桥。从此,正式吹响了坵演村蝶变的冲锋号。
如果说坵演大桥是坵演村的“交通大动脉”,一条条村道则是“毛细血管”。年,通过上级拨款、村民集资,坵演村通往潭头自然村、坵演厝自然村、上岭自然村的多条村道完工,为村里丰富的物产资源走出大山按下“快进键”。
现在省道穿村而过,一条条村道直通村民家门口,不时有满载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货车穿梭而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彻底成为历史。
与此同时,坵演村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先后投入多万元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及周边环境、恢复3万亩生态林、开展古茶树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开辟百香果种植基地……如今的坵演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多亩橄榄园区连绵起伏,余亩百香果园区竹架林立,余亩茶油树园区勃勃生机。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一幅既见山水又见希望的美丽乡村画卷在此展开。
周国文说,坵演村正在推进建设党建文化主题公园、初心馆、大樟溪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木屋民宿、廉政建设宣教基地、农业观光园等10个乡村振兴项目,对村庄古民居进行保护性合作开发。通过盘活村集体资产和山林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绿色产业,进一步拓展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如今的坵演村正朝着“内核硬、外观靓”的美丽乡村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