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闽江畔,门纳万千客。年的春天,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启幕,习近平总书记向峰会致贺信,提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殷切寄语,厚望如山。
如今再回首,从年到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从第十七位跃升至第十二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31.3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34.8%进一步提升至39.8%……细数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举办4年来的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正以澎湃之势,蓄力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提质升级,产业赋智动能澎湃
福建晋江,华昂体育用品车间内,机器运转有条不紊,莹蓝色的控制面板上,显示着每一道工艺流程的合规度。“智能检测能精确到每一处针脚是否漏针。”公司负责人黄劲煌说,“在这里,从原辅材料到一双成品鞋,用时不足12秒。”
繁忙的流水线,在黄劲煌眼中另有一番滋味。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黄劲煌首次看到了智能生产线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从峰会返回晋江的他立马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研发成品鞋智能生产线。4年来,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长4%以上。眼下的华昂体育,订单年均增长15%以上。
上云、用数、赋智,乘着数字中国建设的东风,产业动能澎湃——一大批企业完成工厂内网络IP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和建设部署。目前,福建已培育1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型平台。全省上云企业数超过7万家,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近5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4.1%。
农业数字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在福州市永泰县丹云乡“金蛋工程”厂房,五层高的鸭笼排列整齐,自动化环控、自动上料供水、自动清粪、自动集蛋等智能化系统让管理既简单又便捷——5万只蛋鸭只需1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饲养和维护。由点扩面,“数字”的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覆盖水果、水稻、茶叶、蔬菜种植和禽类养殖等领域。
覆盖全产业的数字化提质升级正在稳步推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工业互联网已经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规模全球领先,远程办公、视频直播、在线学习等生产生活新方式加速推广。
“峰会效应下,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余晓晖表示。
数字时代,共享智慧便利生活
福州三坊七巷,古韵悠长的光禄坊,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向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信息主站上传实时监控数据。机器人通过轨道自主运行,采用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度无死角掌握设备电气量,还能自主开展站房巡视和红外热成像、局放检测等带电检测工作——这个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亮相的机器人,已然在福州“扎根上岗”。
除此之外,智能化配电站还有“多项技能傍身”,“火眼金睛”实时监控、“机器人保安”智能运维、“全自动抢救员”瞬时隔离故障……数字技术为三坊七巷提供了全方位的供电保障。
每一届峰会上,与会嘉宾都会看到数字化建设的新成果、新亮点——
数字公民安全解码芯片发布,从底层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