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埔埕李咸,名满四海

永泰李干(埔埕李咸)

夏日,行走在家乡埔埕的大街小巷、乡间小道上,空气中时不时就会传来阵阵清香,那香中有糯糯的甜,甜的自然清新;甜中有微微的酸,酸得恰到好处。燥热的夏日吸几口如此甜美的清香,沁人心脾,神清气爽。

也许您猜对了,这就是家乡埔埕夏日特有的味道——李咸的清香。李咸是由李子鲜果加工而成,市面上都叫李干,可多少年来,埔埕的男女老少都称之为李咸。

芙蓉李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尔雅》收录了“五沃之土,其木宜梅李”这一名句,可见我国在西周春秋时代就种植李子了。

李子,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霖、玉皇李、山李子。其果实7~8月间成熟,饱满圆润,玲珑剔透,形态美艳,口味甘甜,能促进胃酸和胃消化酶的分泌,并能促进胃肠蠕动,因而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作用。李子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养颜美容、润滑肌肤的作用,李子中抗氧化剂含量高得惊人,堪称是抗衰老、防疾病的“超级水果”。

正因为李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埔埕人广植李树。埔埕栽种芙蓉李有近年的历史,始于元末明初,盛产在明朝万历年间,有诗为证。明代诗人陈鸣鹤所作的《草堂寺》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故社枌榆同佛会,成蹊桃李足斋粮”,足以说明当时埔埕已广植李子。特别是精心培植出来的芙蓉李名扬天下。熟透的芙蓉李,果实的尾部有些小红点,轻轻擦拭几下,从浅绿色的果皮里就会漾出胭脂般的嫣红,如大户人家夫人娇艳的粉面,故又赢得“夫人李”的美名。

李树种多了,李果也多了,鲜果销售不了,聪明睿智的埔埕人通过多道工序把芙蓉李晒制成了名满四海的芙蓉李干,让埔埕有了“李果之乡”“李干鼻祖”的美誉,永泰李干成了永泰县地标性特产,现在更是成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永泰李干,采用八成熟的“永泰芙蓉李”鲜果为原料,经过“选果、摇青、洗果、摊晒、腌渍、焙李”等工序精细加工而成。加工后的永泰李干,色泽丰润,呈棕褐色或黑褐色,肉质柔嫩,组织饱满,味甜鲜美,甜酸适口,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果糖、果酸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C等营养成分,具有生津开胃、醒酒、解渴、消暑,增进食欲,提神等功效,是广受欢迎的著名休闲食品。

每年夏天一到,埔埕家家户户忙于采摘李果,晒制李干,村庄东侧的大樟溪鹅卵石滩成了天然的晒场,那场面是何等壮观。福建省著名民俗专家鲍国忠老师是这样赞美晒制李干的劳动场景:“村庄大樟溪畔的开阔鹅卵石滩,每年夏季那壮观的摇李咸、晒李咸场面,绝对是天下唯一的劳动情景。我一直感叹,埔埕的一切存在,绝对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水平。”

多少年来,那李摇与支轴发出的“嘎吱嘎吱”声,那李果在李摇里欢跳时碰撞出的“嚯嚯”声,那摇李人口中有节奏的“嘿嗬嘿嗬”声,组成了一首动人心弦、催人奋进的歌谣!

图片来自网络等渠道

温瑞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