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二十年的福州城市发展史,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一部房地产开发不断推进的历史。随着城市的扩大,房地产开发的深入,不少地理“新名词”也被脑洞大开的地产从业人员开发出来,有的由于使用频率高,甚至已经让大家习以为常,成为惯用词汇。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五四北”,实际上这并非行政区域名称,它指的是晋安区的新店镇,但是现实中惯称“五四北”的人恐怕不比使用“新店”的少。早年地产商们创造的这些地理新词还算合理,例如:五四北真的是五四路以北,紧邻市中心的片区;鼓楼西真就是指的鼓楼区的西部地区,梅峰一带。然而最近这几年,随着房地产开发大幅向前,商品房楼盘已经建到了市区周边的各个偏远地带,此时这些地理新名词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名副其实了。举例来说,今天你若看到某楼盘的宣传广告上写着“鼓楼西”,不用怀疑,这基本上不是甘蔗就是荆溪,不可能真是鼓楼区地界。如果你看到“二环东”,这肯定指的不是东二环,很可能不是琅岐就是亭江。更加夸张的莫过于“福州南”,这两年来你若听到人家告诉你某个楼盘在“福州南”,你根本难以想象他指的是什么地方,无论是仓山南部地带,还是闽侯南屿、南通,甚至永泰葛岭,都可以被冠以“福州南”、“福州南向南”之类的名号,更有甚者还有楼盘发明了一个“奥体南”。各种离谱的名词肆意使用在地产广告上,让不少缺乏地理概念的楼市小白无所适从。在那个楼市狂热的年代,不少缺乏楼市常识又恐慌房价上涨的刚需购房人,的确就这么被裹挟着去到了“福州南”的那些偏远地方,当了高位接盘侠。最近贝壳找房上有这么一套二手房成交案例,让我们看完感到唏嘘不已。这套4月上旬成交的房源位于永泰县葛岭镇的江山大名城,成交单价仅仅五千出头。别看这个价格很便宜,但是回想当年葛岭房价可不便宜。时光倒回两年前,当时正处在楼市最高点的葛岭,房价有的接近一万,有的甚至突破一万。尽管葛岭只是既远离市区也远离县城的一个山区小镇,人口稀少配套不足。如今看来或许你会觉得这么一个远郊地带房价上万很不合理,但在当时市区房价暴涨的对比下,这个价格还显得十分便宜。试想那时就连闽侯南通的房价都超过两万,多少人面对高涨的房价感到绝望,从而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于是他们在恐慌心理驱动下,在开发商强大的宣传攻势下,蜂拥到葛岭去买房。如果说刚需购房人是害怕房价继续上涨而再也买不起房,所以打算先上车以后再讲,因此他们在别人“今后可以换房”的劝说下被迫入场情有可原。但是不少手上资金有限的投资客也到葛岭炒房就相当不明智了,毕竟已经有贵安炒房亏本的大量先例在前,他们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如今这套次新房成交单价仅仅五千,相对于两年前的房价高点而言,毫无疑问葛岭房价已经腰斩。可实际上对于这些空置而无人居住的房子而言,若能腰斩变现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江山大名城是一个有着几千套房源的超级大盘,而贝壳找房也不是一个小网站,如今在这网站上仅仅搜到这么成交案例,显然该小区二手房成交量十分稀少。既然连成交都没有,价格又将从何谈起。因此,我们看到如今江山大名城挂牌出售的那些二手房源,无论是报价五千多,还是报价六千多,实际上这些房子都只是空挂着而已,即使没有疫情影响,一个小镇上又能有多少二手房成交?可以说这位房东能够找到买家已经十分幸运。葛岭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理性思考是多么重要,如果对楼市缺乏最基本的常识和判断,你的人生会是怎样。倘若买了葛岭的刚需们当初能够耐心等待两年,此时已经可以在市区买一套还不错的房子,马尾甚至已有单价低于一万的二手房。但是,一念之差却让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就不多的存款被悉数扔在了“福州南”的偏远群山脚下,并且负债累累每月还款。望着手上空空荡荡的毛坯房,住又不能住,卖也没人买,真不知该如何是好。越是市场下行价量齐跌,就越会有人不断在你耳边狂轰滥炸,这时候你一定要用这些惨痛的教训时刻提醒自己,买房是一件带有极高风险的事,特别对于收入不高的人而言,一步走错,再难翻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