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泰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回眸滴水之功破贫

StartStop

StartStop

最美乡村永泰月洲村。记者叶义斌摄

福州日报记者叶欣童谢星星

14日,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福州隆重举行,会议表彰了一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永泰县徐乾、连萍、张岩锋、侯功星、林兴等获评“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嵩口镇党委、大洋镇溪墘村党支部获得“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日获得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的还有省民政厅离退休干部处四级调研员、永泰县葛岭镇溪西村驻村第一书记王靖夷,省委编办体改处一级主任科员、永泰县盖洋乡小洋村驻村第一书记华杰锋。

近年来,永泰县广大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培育致富产业,在永泰大地的脱贫攻坚战场上,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亮眼成绩单。

脱贫攻坚成绩单

★年,永泰县提前3年实现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首批摘帽。

★永泰县连续4年代表福州市接受省对设区市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成绩均位列全省第一。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永泰县扶贫办喜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永泰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从年底的元提高至年底的2万元以上。

……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一支勇于担当的帮扶队伍,是一群艰苦奋斗的先进典型,是全县上下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付出。近日,记者走访永泰各地,探寻脱贫攻坚战中的动人故事。

种植茉莉花可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入。林双伟摄

创新帮扶机制

将最强力量投入脱贫攻坚

弱鸟先飞。为摘掉贫困“帽子”,永泰县委、县政府高规格成立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构建“1+3+N”挂钩帮扶机制,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带领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名县、乡(镇)、村三级干部,分别挂钩20个乡镇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省、市、县优秀干部驻村蹲点,集结最优“兵力”下沉到基层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村道变成了直通每家每户的水泥路,从污水横流的“后进村”落变成了门前屋后花团锦簇的“明星村”……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富泉乡力星村上演。与此同时,村内脱贫户林得宝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补助下我们家建起了房子,有了稳定的工作,村干部还教我养蜂、种百香果,现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年收入有2万多元。”林得宝告诉记者,不仅是他们一家,全村的面貌也在发生着改变,这与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徐乾的到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面对村庄当时的窘境,这位“90”后驻村书记花了1个月的时间对力星村现有资源进行了摸底。“当时村里贫困户共有2户7人,为了保证他们稳定脱贫,我们为其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并通过实施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户增收。”

在徐乾的带动下,力星村大力实施乡村文化研学、教育科普项目,引进一点(福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并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分红等多渠道增收,年力星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了20万元大关,闯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脱贫增收路。

正如徐乾一般,一批又一批的基层扶贫干部们前赴后继为永泰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聚合力才能打硬仗。在县、乡(镇)、村三级挂钩帮扶的同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N种帮扶力量共同参与,推行‘四问’亲情工作法,开展‘五看五帮’‘大走访、深帮扶’等活动,切实为贫困户解决实事难题。”永泰县扶贫办综合协调组组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连萍表示。年以来,永泰县开发公益性岗位个,设立“育苗扶贫车间”“果业扶贫车间”“茶叶扶贫车间”“菌菇扶贫车间”等扶贫车间,实现贫困户就业创业名。此外,创新实施东门购物广场、物业购置、里岛停车场等三大县级统筹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探索形成5类15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年所有村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20万元以上村达到51.8%,大力提升“造血”能力。

永泰县长庆镇菌菇扶贫车间开展创业贫困户菌菇培训。(永泰县扶贫办供图)

壮大扶贫产业

让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为此,永泰县将开拓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百香果、养蜂、食用菌和乡村旅游四大扶贫产业,累计为贫困户发放百香果苗3.69万株,发放蜜蜂户箱,补助户贫困户.8万元发展食用菌产业,创建了县级农特馆,打造扶贫农产品统购统销运营中心,帮助贫困户农产品与市场精准对接,共计带动户人脱贫增收。

每日下午,骑着摩托车赶到位于镇中心的嵩口供销新社上班是嵩口镇芦洋村脱贫户陈步猛的日常,今年58岁的陈步猛,每天除了打理家里的李果园,有半天时间要到供销新社工作。在这里,他和其他脱贫户一样每月可以领到元工资。

除此之外,陈步猛还参加了镇上的公益培训班,习得了绘画的好手艺。4年来,陈步猛的手绘作品和名字也被印到镇里制作的文创明信片上,成了供销新社里的拳头产品。

依托福州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首批特色小镇的旅游优势,嵩口镇整合镇内及周边乡镇家成员单位组成产业联盟,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并以“手艺新生”等方式,引导贫困户利用自身手艺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为嵩口镇发展产业扶贫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此次,嵩口镇获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产业发展带来良好效益,这在永泰并不是个例。日前,在长庆镇莲峰村,脱贫户侯功法正在路边检查蜂箱,对于侯功法来说,这群蜜蜂就是脱贫致富的“小宝贝”。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现在年产蜂蜜约公斤,为了解决销路问题,镇、村干部们还通过莲峰村党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2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