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作保障,政府作引导,公司作龙头,基地作示范,贫困户作股东,种植户作产业。去年来,长庆镇积极推动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通过基地为贫困户及周边群众提供菌棒和技术指导,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群众走上实现自我脱贫致富之路,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
在长庆镇食用菌示范基地内,放眼望去,一排排菌包摆放得整整齐齐。朵朵如云般的平菇从菌棒中“钻”出来。几名工人正忙着将已经成熟的平菇采摘下来,放到一旁的筐子里。这些工人,既有村里的贫困户也有普通村民。基地分别在农林废弃物收集和食用菌栽培、加工、物流等环节直接提供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就业,使他们实现增收。今年55岁的包明基是基地附近村子的贫困户,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就业难,没有稳定收入,一家过着清苦的日子,来到这里上班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今年三月份到菌菇基地上班,主要做采菇,接菌种等,一个月能赚两千多。
除了提供就业岗位,食用菌示范基地还和镇政府签订了扶贫资金投资入股分红协议,将扶贫资金以贫困户的名义入股到基地,该镇的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将获得分红。
贫困户+我们企业,然后是贫困户投入(资金),是镇政府那边有拨一笔(扶贫)资金,然后就是按保底分红的模式,我们企业兜底保底,这种模式去做。比如说贫困户每户三千块,放到我们这边,然后要每年给他保底,10%。就是3千块,我们要给他到年底,本金加分红返还给贫困户。
据了解,这里的基地原是闲置的蜜饯厂房,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脱贫户收益,乡贤侯功成返乡成立了福建永泰功成农业有限公司,盘活闲置的蜜饯厂房,将其改造建设为食用菌示范基地。目前,该基地占地面积约30亩,总投资多万元,包含栽培冷库23间,以及菌筒制作、灭菌、接种、储存、保鲜、包装冷库、产品展示厅等一系列设施,主要栽培香菇、平菇、木耳等品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基地还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优势,对贫困户重点开展田间培训、授课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智力扶贫,并定期举办现场技术观摩会、成果展示会、示范现场会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贫困户的技能。此外,基地积极探索扶贫致富新模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可为贫困户、农户提供菌种及技术服务,并向贫困户做出保护价回收兜底保障,解决他们栽培食用菌的销售难题。
基地负责人侯功成告诉记者,下一步,基地将延伸产业链向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方面拓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实现食用菌产业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